“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路线图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1-11-01 本文章414阅读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将扮演怎样的角色?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转型?又如何实施风险管理?针对上述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博士。他表示,商业银行有义务也有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逐步退出“两高一剩”行业,并通过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在探索绿色低碳的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模式同时,引领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

刘晓曙

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理学博士、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博士后。

2008 年获“中国卓越研究奖”。

  气候风险呈现特点和转化路径

  《金融时报》记者: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未来10年全球面临的前五大风险首次全部与环境相关,分别为极端天气事件、气候行动失败、自然灾害、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人为环境灾难。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气候风险将成为维护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挑战。请您谈谈气候风险与传统风险有哪些不同?它是如何向商业银行金融风险转化的?

  刘晓曙:气候变化不仅会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也会对经济社会以及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带来挑战。“气候相关风险是金融风险的来源之一”的观点已成为金融界的共识。气候变化引发的经济金融风险主要体现在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类。其中,物理风险是指洪涝、干旱、飓风等气候相关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的上升以及海平面上升、降水变化等长期效应对经济活动带来的直接负面影响;转型风险则是指为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经济低碳转型,政策变化、技术突破或限制以及市场偏好和社会规范转变等因素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经济金融风险。

  相比于传统风险,气候风险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气候风险具有长期不确定性。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且不可逆的过程,难以有效地通过历史数据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气候变化进行识别,这使得气候风险影响的时间范围、未来路径以及具体结果都具有不确定性。其次,气候风险影响更复杂。与气候变化中的“蝴蝶效应”类似,气候变化通过与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相关的复杂连锁反应产生难以预测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影响,气候风险堪比“黑天鹅”事件造成更强的破坏力。再次,气候风险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气候变化将广泛地影响经济主体,并跨越地理区域及行政区域范围造成影响。

  气候相关风险对商业银行客户产生不利影响将转化为金融风险,持续对商业银行的投资和信贷业务产生冲击。具体而言,气候风险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转化为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第一,信用风险。一方面,气候风险可能造成高碳行业借款人营收及盈利能力下降,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导致还款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高碳企业抵押品资产价值缩水,增加借款人信用违约概率,商业银行违约损失增加。第二,市场风险。物理风险引起的突发事件易引起化石能源、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市场利率波动加大,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敞口扩大。同时,在低碳转型政策驱动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或将加快高碳密集型客户资产定价重估,使得商业银行在高碳行业的投资损失增大。此外,碳排放交易价格的波动也使得商业银行基于碳排放价格的金融资产面临市场风险。第三,流动性风险。物理风险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需要商业银行囤积更多流动性资产来应对潜在的流动性风险,这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声誉和责任风险。转型风险意识的提升,促使商业银行积极履行应对气候风险的社会责任,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理念融入投资和信贷业务之中。ESG表现不佳的商业银行,将面临较大的声誉和责任风险。

  商业银行角色定位和风险挑战

  《金融时报》记者: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已向国际社会做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刘晓曙: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低碳转型融资活动将主要通过商业银行来支持。在我国经济低碳转型过程中,清洁能源生产建设、传统能源生产转化与消费行业技术改造升级、低碳减碳新技术创新与应用等孕育了百万亿元级别的投资需求,这种大规模投融资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持。商业银行既可以通过信贷、债券等方式为技术相对成熟、不确定性较低的低碳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也可通过与创投风投机构合作等方式为技术尚不够成熟、风险不确定性较高的低碳转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除了为低碳经济转型提供大规模金融支持外,商业银行对于经济结构转变也具有重要的引导推动作用。在“碳中和”目标引领下,低碳转型将嵌入经济活动内核,与高碳产业相关的投资面临压降,经济结构中高碳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比重将大幅调整。面对这样的背景和趋势,商业银行有义务也有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逐步退出“两高一剩”行业,并通过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在探索绿色低碳的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的同时,引领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

  《金融时报》记者: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这将对商业银行带来哪些风险和挑战?

  刘晓曙:“双碳”目标将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低碳转型过程给商业银行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以下四方面的风险与挑战。

  首先,原有高碳企业客户流失带来经营挑战。现阶段以煤炭、钢铁等为代表的高耗能、高排碳量企业在我国仍占据重要地位,但在经济低碳转型过程中,不论是低碳政策导向还是市场需求的减少,都将压缩高碳类企业的生存空间,未来大多数高碳产业和企业都有可能会退出。因此,商业银行尤其是以传统高碳企业为主要客户的银行,面临大量客户流失的挑战。

  其次,高碳产业转型及退出可能引起银行资产质量恶化。面对碳排放成本提高、节能减排监管要求等多重压力,高碳企业面临资产质量下降、经营成本提升以及生产经营不确定性加大的困境,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都将受到冲击,这些最终都使得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敞口扩大。

  再次,低碳产业的不确定性也会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带来挑战。低碳产业涉及大部分节能减排、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所需投资金额较大,并且从新科技迭代、产品开发到实际商用的周期也较长。这使得商业银行投放于低碳产业的信贷资产具有更多不确定性,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带来挑战。

  最后,低碳转型过程中监管部门的更高要求也将为商业银行业务带来挑战。在“双碳”目标下,监管部门可能会通过加强绿色信贷业务评级考核力度、将碳金融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提高高碳资产风险权重等方式,督促商业银行更多地开展低碳业务。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达到监管要求也将是银行机构面临的挑战之一。

  碳金融发展途径探索和风险管理

  《金融时报》记者:目前已有商业银行推出碳中和债、碳结构性存款等碳金融产品。您如何评价当前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双碳”目标的成果?下一阶段,在碳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商业银行还有哪些发展空间?

  刘晓曙:为应对“双碳”目标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商业银行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以更好地支持低碳经济转型。从总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通过碳中和债、碳中和贷款等创新金融产品有力地支持了“双碳”目标实现,但现有产品尚无法满足低碳转型巨大的资金需求,无法充分满足低碳、减碳企业多样化的资金需求。

  下一阶段,商业银行的碳金融产品创新将通过以下途径开展。首先是基于碳排放权的信贷产品。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正式上线,企业有积极性通过绿色技术降低碳排放以交易额外的碳排放配额获取收益,这为商业银行碳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基础。商业银行可为企业提供基于未来碳排放权的绿色技术升级改造融资,加快社会的低碳转型进程。未来,随着碳排放权衍生品市场的建立,商业银行将进一步通过碳期货、期权、掉期等衍生品交易来管理相关的碳金融风险。其次是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信贷产品。能源使用效率提升降低了单位能源的使用成本,商业银行可为企业提供以未来所节约的能源成本作为抵押的能源技术改进融资。这类产品不但能为能源改进技术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也能为全面推动能源转型奠定基础。最后,商业银行可基于金融科技与碳金融的深度融合创新碳金融产品。物联网、大数据、通信技术(5G)等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金融服务中信息采集、存储分析和共享的过程。在金融科技帮助下,商业银行能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碳足迹,并以此为基础开发诸如利率与碳足迹相挂钩的贷款等碳金融产品,满足企业多样化的碳金融需求。

  《金融时报》记者:除产品外,您认为商业银行还需要进行哪方面的转型?

  刘晓曙: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除了要加强产品创新力度,还要在体制机制、风险管理能力及运营管理等层面推进。

  一是完善气候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气候风险相比传统金融风险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深远,商业银行应立足长远,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风险的重要性,专门成立由行领导、授信审批人员、信贷管理人员以及气候变化专家等组成的气候管理风险委员会;根据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在宏观战略层面合理配置资源,从风险偏好设置、监督、评价、考核等多个维度,将气候风险纳入自身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应持续关注气候变化趋势,在规避气候风险损失的同时挖掘潜在的投资机会,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对气候风险的前瞻性研判,并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气候风险管理机构、科研院所等合作,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二是提升应对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应建立气候风险评估体系,将碳排放指标变化、低碳技术进步等因素应用于信贷风险模型评估,利用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手段,量化评估诸因素变化可能引起的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另外,通过动态监测手段定期对客户在不同场景和压力下的违约概率及违约损失进行风险排查,并结合自身风险偏好为不同低碳转型阶段的客户采取差异化的风险应对措施。

  三是推动商业银行转型金融发展。转型金融是指支持融资人为实现其气候变化战略进行的相关融资计划,支持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真正净零排放的产业向低碳、脱碳方向转变。目前,高碳行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以及商业银行业务中占比较大,商业银行过快退出高碳行业既容易导致相关企业失去融资渠道、加剧财务困境,引发破产倒闭甚至系统性风险,也容易造成商业银行营收能力快速下降甚至引发资产质量大面积恶化。商业银行要以客户转型目标为导向,基于企业转型路径和行动方案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促使客户将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先进工艺流程改造,有效控制高碳产能无序扩张,通过定期评定转型客户行动实施效果,有效防范潜在气候风险。

  《金融时报》记者:大力推进碳金融发展的同时,商业银行如何坚守风险防范的底线?

  刘晓曙:随着我国碳中和进程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注重低碳转型,碳金融业务发展前景广阔。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风控水平决定业务发展的边界,商业银行不应做超过其风险管理能力的业务。因此,在大力推动碳金融发展的同时,商业银行应努力提升自身风控能力,坚守风险防范底线。

  第一,防范与碳市场相关的业务风险。目前商业银行开展的碳金融服务主要围绕企业碳资产展开,但在推动碳金融业务过程中会面临诸如碳交易价格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以及碳资产信息披露不规范带来的其他潜在风险。对此,商业银行应提升对碳市场的理解认识以及在相关服务领域的风控能力,加强具有针对性的碳金融机制建设,提高员工开展碳市场业务的专业水平,有效防范碳市场相关业务风险。

  第二,防范企业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带来的风险。商业银行将信贷资源向低碳领域倾斜的同时,应特别注意部分向低碳方向转型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并防范由此带来的信贷投放风险。商业银行应优先选择低碳产业中经济强度好、外部保证强、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强的企业作为信贷投放目标。通过创新银团贷款、与创投风投机构开展投贷联动等信贷方式,支持投资金额较大、回收周期较长、风险程度较高的低碳企业和低碳项目,有效降低信贷风险。

  第三,防范高碳企业的信用风险。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基于未来碳中和推进政策落地情况,将企业碳排放情况纳入客户评级体系,对高碳行业风险进行量化分析,预判未来碳中和情境下高碳企业退出情况并开展压力测试,及时调整对高碳企业的信贷政策;另一方面,考虑到高碳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空间,商业银行应根据我国碳中和目标完成的节奏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并逐步退出“两高一剩”行业。

  此外,为实现“双碳”目标,监管部门对银行业低碳转型将提出更高要求。商业银行作为低碳经济的践行者,应积极支持低碳行业的相关企业和项目,将碳减排理念融入银行日常业务开展中,保质保量完成监管指标和任务;同时,也应以身作则采取有效措施管理自身碳排放,加强对碳减排理念的重视程度,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助推自身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一键咨询